先鋒引領 | 黃立震:20年初心不變,推動圓緯機行業健康發展 |
本刊記者-武筱婷 在充滿變數的2020年,卜碩機械迎來了20周年。回望企業發展歷程,卜碩機械依托優質的產品與技術,贏得了圓緯機行業的話語權,并成為了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圓緯機行業分會首屆執行會長單位。這一切與公司始終保有的文化基因、與 黃立震 藍藍泉州灣,海上絲路從這里鋪向世界; 藍藍泉州灣,八百里海岸線,張滿希望的風帆; 20年前,泉州卜碩機械有限公司便從這里起航…… 卜碩機械多年來在海內外積攢了一大批“鐵桿粉絲” 去年是卜碩機械成立20周年。回顧20年來的風雨歷程,卜碩機械執行董事長黃立震思緒萬千,感慨良多。“從1999年底,卜碩機械在福建泉州市成立,企業自此積土為山。最初只有十幾名員工,在不到500平方米的車間里開始了大圓機的生產。此后,在短短幾年間,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從廠房到卜碩的產品技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業務快速拓展,企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了良好狀態。”回憶當年,黃立震不無感慨。 如今的卜碩機械,已成為一家擁有深厚技術優勢、研發實力和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并成長為國內圓緯機行業的領軍企業。在產品技術方面,卜碩機械打造出了完善的產品開發體系和大而全的產品系列,多年來,依托優質的產品和技術,卜碩機械贏得了圓緯機行業的話語權。 以創新為路徑,強化技術研發,2006年,卜碩牌大圓機便成為了福建省名牌產品。與此同時,企業產品也獲得了數十項國家專利,展現出了企業的創新實力。 不過,身為卜碩機械的負責人,黃立震并不滿足于此,他表示:“公司不僅僅要擁有核心技術的競爭力,還要有樹立行業標準的實力,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據悉,從2011年開始,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牽頭,卜碩機械公司推動的六項圓緯機行業標準及相關國家標準,如今已全部獲得工信部的批準、頒布,卜碩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軍企業之一。 以質量為根本、靠信譽贏認可的卜碩機械,在創新驅動下,從做產品到做品牌,再到做標準,不斷提升著企業的硬實力。 目前,卜碩機械已在全國設有18個服務中心,同步,也在海外6個國家投建運行了6個售后服務中心。黃立震感慨道:“客戶的口碑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一個公司的發展速度,卜碩機械多年來在海內外積攢了一大批‘鐵桿粉絲’,這是卜碩機械的運氣,更是卜碩注重創新、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技術為中心的運營方式取得的成績。” 責無旁貸 中國圓緯機行業是一個以私營企業為主的行業,成長在充分競爭的環境下。2017年5月,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圓緯機行業分會正式成立,由此,也讓以往交集不多的圓緯機企業找到了一個進行企業間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卜碩機械成為了首屆分會執行會長單位。 為了不負業界信任,承擔起執行會長單位的責任,卜碩機械和黃立震做出了很多努力,可以說為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家成功的企業,應該不僅僅表現在自身的良好發展上,還應該讓企業的價值體現在行業責任上,卜碩機械這些年來始終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行業發展做一些事情。”事實上,作為首屆圓緯機行業分會執行會長,黃立震做了很多探索,從中國圓緯機行業的整體形象打造,到帶著業界企業走訪國內外上下游企業,無不是在積極主動開拓分會工作。 曾有人問過黃立震,作為首屆圓緯機行業分會執行會長,如何平衡公與私?他的回答很簡單:“我根本沒有刻意想過什么平衡,所謂‘在其位,謀其政’。既然接下了分會的執行會長一職,那就意味著我愿意承擔其責任和義務,就必須要站在行業的角度去考慮行業的問題。其實,這與卜碩機械的運營和發展布局并無矛盾之處。” 黃立震始終覺得,雖然是出身企業,服務行業,但如果出發點不是為“行業”,而是為“小我”,就很難做好事情,不管是行業的事還是企業的事。 黃立震表示,雖然他所做是為行業,甚至是在推動卜碩機械的潛在競爭對手發展,在某種程度上講,對于卜碩會帶來一些影響和損失,但他覺得他和卜碩都可以承受得起。“其實,我覺得隨著分會成立以后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作為會長單位的卜碩機械的品牌知名度也被帶動,2018年卜碩的業績不但沒有受影響,反而比上年增長了20%。”黃立震說。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黃立震和卜碩的付出業界企業看得很清楚,這樣的付出是值得同業者尊敬的,圓緯機分會的健康發展也同樣讓卜碩受益,黃立震對此堅信不疑。 如果說黃立震身體力行服務行業是一種覺悟,那得失淡然就應該是一種修為了。 憑著一腔熱情以及多年來在圓緯機圈子樹立起的威望,黃立震和卜碩機械與同業者攜手前行,打造出了良好的行業氛圍,如今的圓緯機分會隊伍不斷壯大,并成為了中國紡機協會眾多分會中氛圍最好、最活躍的分會之一。眾人皆說,首屆會長單位功不可沒。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讓業界企業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變局,紡織行業進入到了戰略重構和創新蛻變的新發展階段。 人們都說,每一輪危機,對于優秀的企業來說,都是一次新的機會。市場如同大海,今有潮落,明天必然會有潮涌。因此,永立潮頭的關鍵絕非不入潮,而是有本事把握機會。 受疫情影響,與大部分圓緯機企業一樣,卜碩機械2月底才正式復工,并經歷了市場不明朗的3月,以及出現退單狀況的4月。5月底,卜碩最終迎來了自己的上升期,目前,企業訂單已排至年底。 “的確,在疫情初期,我們面臨了不小壓力,但卜碩多年秉承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可謂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或許不是直接對接市場的方法,但卻是企業保存實力、快速回升的重要條件。”黃立震說。據悉,疫情期間,卜碩從未借特殊時期降薪、減員,這使得企業迎來機會時得以有效把控。 提及卜碩機械的訂單“井噴”,同樣有值得業界關注的地方。其一,所謂“爆發”要以“厚積”為前提。因為疫情影響,卜碩機械長期合作的客戶均將關注點放在更高端的制造能力提升和高效把握市場需求上,而這樣的提升需要可靠的設備和優秀的技術。卜碩機械的品牌優勢和產品競爭力得以體現。 第二,就是要有布局長遠的能力。疫情之下催生的“宅經濟”,促進了網紅經濟的飛速發展,卜碩機械長期培育的部分市場便因此爆發出了可觀的增量。“多年來,黃立震始終保持著對于潛在市場的持續開發,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堅守意義何在。”卜碩總經理黃文棟說,“比如河北保定地區,就借勢電商帶貨的風潮得到了快速發展,卜碩機械也因此陸續接到了該地區200余臺中、小型圓緯機訂單。” 與此同時,不放松海外市場。兩年前,卜碩機械便將海外市場的拓展放在公司發展戰略首位。在開拓海外市場時,卜碩只選擇信譽度良好的當地企業合作,事實上,在海外市場拓展初期并沒有顯現出明顯的成效,但在今年的疫情之下,這種策略便凸顯優勢。據悉,今年上半年,卜碩機械來自越南地區的訂單不降反升,較去年同期增長2倍多。 把握風口,有些人說是運氣,其實不然,能看到風口,并能站在風口上的不可能是沒有思想、毫無作為的企業。卜碩在國內外市場所呈現的逆勢上揚,靠的是企業厚積的產品、技術,靠的是長遠布局和理性決策。 理性籌謀 “十四五”即將到來,國家將加快布局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充分發揮新基建的“乘數效應”,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眾多新技術、新平臺也終將對紡織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影響,圓緯機行業也會迎來新的機遇。新技術的擴大運用,針織數字化定制車間的推廣等,都將為未來帶來新的發展。”黃立震表示,“作為企業,完善市場布局、完整產品系列,未雨綢繆,繼續加大產品開發力度,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甚至是每一個零件的細微改進,都將有助于企業迎來更好的發展。” “把握新的發展機遇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同樣需要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作為支撐。在當下,市場機遇難得,但業界企業仍應理性看待機會,守住《行業自律公約》底線,才能在把控企業自身運營風險的同時迎來真正的機會,這是企業永久立于不敗之地的前提。”黃立震說。 如今,中國紡織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歷程,如何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的行業新定位中找到企業自身的位置和機會?可依靠的仍是企業的初心,產品與技術,熱忱與理性。黃立震說無論未來如何變化,自己和卜碩都將守住初心,他相信這是開啟美好明天的唯一鑰匙。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