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精品,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爱福利在线视频,久久精品青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707114549.jpg
環保時代,負責任的綠色姿態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2015-12-21


本刊記者—徐長杰

  如今,環境保護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相關的行業標準也在逐步提升,相關的政策逐漸對產業形成越來越大的壓力。一個產業如果忽視對生態的保護,沒有改善好同生態的關系,可持續發展將無從談起。

  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是紡織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研發綠色制造技術,開發綠色紡織產品,提高產品能效環保低碳水平,打造綠色供應鏈,構建紡織工業綠色標準、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管理、綠色營銷的綠色企業模式,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紡織工業循環體系,都需要負責任的企業作為主體,矢志不渝的執著踐行才能夠得以完成和實現。而創新、環保,也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企業是否能履行社會責任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指標。

  2015年,在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蘇州市吳江區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共同承辦,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人民政府特別支持的首屆“中國生態環保面料設計大賽”活動中,一批“綠色企業”和綠色產品脫穎而出。獲獎產品以獨具匠心的設計融合綠色高端科技,為生態環保注入了時尚流行元素,而獲獎企業也為為行業樹立了一面“綠色旗幟”,為中國紡織業帶來了優秀的產品開發模式、生產模式和管理模式。

  盛虹集團:做良性生態循環的推動者

  盛虹集團有限公司本次獲獎絕非偶然,其實早在2003年,盛虹集團進軍化纖行業,就確立了以研發生產差別化、功能化纖維的市場定位,而“竹炭纖維抗菌環保面料”只是盛虹在產業數年深耕中的一個縮影。

  盛虹研發經理謝慧娟向記者介紹說,本次獲獎的“竹炭纖維抗菌環保面料”具有單向導濕功能性,“面料背面滴水后會立馬被吸導,面料仍舊保持干爽,同時面料正面的纖維吸濕擴散性好,水分能快速蒸發,抑制細菌的滋長。”她說。

  據悉,這款面料的設計初衷是盛虹與運動品牌的互相合作需求點的碰撞,而靈感則是來源于皮膚的自吸自排。謝慧娟表示,研發生態環保面料對企業有著深遠影響和意義,因為生態產品本身就為企業創造了一種良性生態循環;鼓勵企業承擔起各自的環保責任,造福后人。而最重要的,則是通過與品牌企業的合作開發,提升了企業的研發能力。

  其實一直以來,盛虹都非常注重在生產、研發方面的生態環保,記者了解到,盛虹的印染版塊還特意邀請了英國Intertex公司,認證了碳足跡作為企業綠色方向的標桿。而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盛虹更是將染色廢水污水回收利用,機控染化料稱量杜絕浪費、精準稱量、避免因浪費造成污染,積極履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

  永昌絲綢:用產品喚起終端消費共鳴

  在本屆大賽上,湖州永昌絲綢有限公司的“白露”憑借真絲和亞麻全天然織造的“生態特質”斬獲優秀獎,其“玉石云紋”面料則獲得“最佳生態環保產品市場應用獎”。

  副總經理朱忠強向記者介紹稱,“白露”不僅取材天然環保原料,同時還采用了原料自然本白色水洗,避免了印染對環境產生的污染;而“玉石云紋”則是將全天然環保纖維真絲與亞麻的結合,通過環保涂料刮色工藝,機械物理壓花增加別樣肌理,后處理工藝技術低炭環保。他說:“生態紡織品研發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產環境,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客戶價值觀,達成客戶同理心,利于產品推廣,同時,在為改善生態環境做出力所能及的工作之外,起到為生態環保的示范作用,讓全社會重視并參與,很有意義。”

  朱忠強還談到,近年來,永昌在面料的研發環節一直秉承環保理念,堅持以天然纖維及可再生纖維作為產品的主要用料,同時,企業還從產品工藝流程、生產過程入手,控制流程低碳、過程低碳,不斷通過節能降耗等手段完善生產。特別是,永昌還積極探索并嘗試新型環保工藝,如物理機械處理手感、新型環保印染及后整理技術等。不過他也直言,研發生態環保紡織品,其節能降耗關鍵很多在于裝備制造領域,“個體紡織企業只能選用或技改,改善空間小;國內絲綢印染后處理等環保技術相對薄弱,配合工廠少,我們只能通過研究探索不同領域如化纖、毛紡、棉紡等行業的先進技術,嘗試跨界應用到絲綢方面。”他說。

  華紡股份:做迎合大眾環保消費需求的產品

  近兩年,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在產品創新方面以“新材料、新工藝、新樣式”的三新為原則,以打造產品獨有的個性和特點為己任,不僅豐富了企業產品內涵,也為國內外市場注入了活力。

  特別是近年來華紡還側重于在綠色環保產品方面的開發,并把治理污染作為公司的戰略目標之一,著力打造健康生存環境,回報社會。近幾年,僅用于污水治理方面的費用就近億元,真正體現了華紡珍視生命,善待大自然的企業理念。

  本次大賽中,華紡的“舒彈魅力”獲得最佳生態環保產品市場應用獎,據介紹,該面料采用節能環保工藝以及 BCI 棉花原料。其開發難點在于開發環保工藝成本提高,大范圍讓所有客戶接受還不現實;其次就是新原料的不穩定性,造成成本損失很大 ;此外還有工藝技術強度要求高,設備改進有一定困難。

  華紡研發中心主任李可心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大環境下,紡織行業充滿挑戰。現如今,環保已經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紡織品生產環保性也必然得到社會各界關注,所以在環保與紡織品生產兼容的情況下,迫切的需要紡織行業迎合社會環保要求,進行環保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違背此條例必將遭到淘汰!”

  錦通紡織:產品開發不能以犧牲壞境為代價

  “產品原料構成和工藝過程的生態性已逐漸成為重要的競爭因素,企業社會責任也逐步成為產品市場準入的基本要求和企業競爭力的新要素。簡單來講,生態紡織品研發首先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致力于保護地球這一使命。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如果企業還在繼續銷售那些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產品,我想它們可能會無人問津。”吳江市錦通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青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道出了公司研發生態環保面料的內在動因。

  錦通紡織本次獲獎的面料是“禪意生活”,據介紹,該款面料的生態環保首先體現在原材料成份上,它是由粘膠、棉、麻三種成份交織的雙層織造工藝的產品;其次,它采用的是植物染料上色的方式,植物上色是指使用天然染料染色,同時在印染過程中不使用或極少使用化學助劑,而使用從大自然中取得的天然染料。

  趙青松說:“‘禪意生活’正符合現代人追求的一種靜謐、清談、禪意,體現了東方智慧之美,帶來一種反璞歸真的感覺,同時又不缺乏現代而充滿活力的精致素雅。”

  其實一直以來,錦通紡織都在致力于發展生態環保紡織品,比如優先使用植物纖維和再生纖維;染整盡量減少對化學助劑的使用;對工廠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減少排污降低能耗等等,雖然這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趙青松卻始終認為,“只要方向對了,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南山紡織:全產業鏈走上生態路線

  記者了解到,本次山東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共推薦了5塊面料,其中一款名為“Let’s go”的立絨空氣羊毛新品榮獲“最佳生態環保技術應用獎”。

  據悉,為了提高南山紡織的生態、環保性,南山紡織在國內率先建立了系統性的“紡織品生態安全管理體系”,該體系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產品安全風險,滿足顧客消費安全需求,使得企業與供應商和顧客處于一種生態和諧的共生關系之中。

  南山紡織設計師張劍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直言,“紡織品的生態環保其本質是產業鏈的生態環保。”據悉,為保證產品的生態環保,南山紡織采取了一系列做法,包括優選供應商、進行第三方檢測、通過重要市場的標準認證、建立紡織品生態安全物質檔案、產品安全可追溯系統等等。

  “對紡織產業來說,只有研發生態紡織品才能促使產業可持續發展;而對社會來說,生態紡織品能保障消費者的消費安全。”不過張劍鋒也指出,目前國內生態紡織品的研發困難,核心在于消費觀念的落后,這就造成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服裝時,一般不會考慮其生態安全指標,只會考慮物理指標和價格。生態環保紡織品由于使用的原材料和生產制造過程都是環保的,成本自然要高,因此,在產品符合環保標準的前提下,與上下游達成高度互信,與重要供應商和重要客戶結成聯盟是降低產品安全成本的有效方式。

  北江紡織:承擔社會責任 打造綠色紡織

  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北江紡織有限公司一直秉承著“承擔社會責任,打造綠色紡織”的經營宗旨,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在企業經營的各個層面,包括倡導使用有機棉、再生棉/纖維、天絲等綠色原料;安裝水、蒸汽和化學品回收使用裝置;建立先進的污水處理系統以及采用鐳射/臭氧技術減少洗水污染等。

  北江紡織市場總監鐘章偉向記者介紹,本次大賽中,獲得“最佳生態環保材料應用獎”的是一款生態混紡牛仔,其綜合應用了各種天然原料如有機棉、大麻等,同時更引入多個再生循環原料,如再生滌綸纖維和再生棉等,充分體現了北江紡織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中的科學應用。

  據悉,在北江紡織每年的春夏和秋冬季的產品開發中,生態環保概念一直是企業非常重要的靈感來源,企業還專門為此設置一個系列RE+INVENT向客戶推廣具有可持續發展屬性的牛仔面料。

  “生態紡織品毫無疑問將會在整個紡織產業的發展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作為國內外各知名品牌的面料供應商,無論在展會上,還是與客戶的會議洽談中,我們都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品牌對生態環保面料的興趣在逐漸增加,其采購量也在上升。生態紡織品研發,首先會幫助企業擴展市場銷路和增加業務量,同時也利于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的升級轉型。”鐘章偉說道。

  嘉達紡織:好面料自己會說話

  福建嘉達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成為蘭精天絲、莫代爾的優秀合作伙伴之一,近年來公司則一直在研發、生產生態環保紡織品領域深耕。為了使新的環保材料能夠順利生產,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買機配件及檢測儀器,并對設備進行技了改技。

  在本次大賽中,嘉達紡織的“星空”榮獲了“最佳生態環保材料應用獎”,其“生態環保”主要是棉、莫代爾和舒彈絲的選用及合理搭配。

  “生態環保材料很多,之所以選這三種,是因為想要設計一款舒適、時尚,具有浪漫情調的面料,而且要性價比高。為增加面料的光澤及滑爽柔軟的手感,經紗選擇棉與莫代爾混紡;為了提高面料穿著舒適度,緯紗選擇棉與舒彈絲以最佳的比例混紡,使面料彈性適中且均勻、拉伸回復性好、手感極佳。為了使面料柔中帶剛,使服裝設計師很好地把控服裝的‘型’,采用高支紗線和雙層布的組織結構使面料剛柔相濟。再結合雙面人字斜的紋路,使面料嚴謹而又不失活潑。毋庸贅述,眼見為實,親手感受,一切盡在不言中,好面料自己會說話。”嘉達紡織新產品開發室主管劉潔向記者介紹道。

  確實,人們在追求時尚、舒適之外還多了一些對環保的責任意識,而紡織企業則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只有每個企業都意識到生態紡織品是大勢所趨,企業才能經久不衰,整個產業才能良性循環。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霍州市| 叙永县| 丹阳市| 通化市| 静安区| 兴和县| 晴隆县| 综艺| 专栏| 蕲春县| 玉门市| 道孚县| 永和县| 淮阳县| 日喀则市| 靖州| 白山市| 镇坪县| 青海省| 长岛县| 万山特区| 建平县| 繁昌县| 土默特右旗| 准格尔旗| 虎林市| 图木舒克市| 黄浦区| 永定县| 曲阳县| 莱阳市| 石楼县| 信丰县| 仪陇县| 济宁市| 陆丰市| 石狮市| 牡丹江市| 高邮市|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