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精品,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爱福利在线视频,久久精品青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707114549.jpg
精準扶貧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
文章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張虹 尉遲天琪 2016-06-15


67歲的楊秀花坐在自家炕上給喜糖袋子穿繩。

  與出現在中國減貧版圖上的寧夏9個重點貧困市縣區相比,吳忠市利通區并非全區精準扶貧主戰場;與生活在干旱缺水、生態脆弱、交通不便的全區58萬貧困人口相比,利通區扁擔溝和金銀灘兩鎮建檔立卡的貧困對象只有1383戶5581人。

  不是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區,貧困人口不足全區的萬分之一,但這些“充足的理由”都沒能改變利通區黨委、政府精準扶貧的決心:利通區要實現的脫貧不是平均脫貧,而是一個貧困群眾也不許落下的脫貧;不是越過“貧困線”的暫時脫貧,而是拔窮根、求富裕的永久脫貧——

  富硒米走俏獅頭鵝進村

  6月10日,誘人的端午節棕香還未散去,利通區東塔寺鄉白寺灘村村民楊斌滿載著茄子、西紅柿、稻秧的貨車就開到了金銀灘鎮。楊斌育苗售秧已近20年,這一兩年,錢掙得越來越多:“5年前,每年也就賣個2000盤,現在一年比一年多,去年賣了2萬盤。”

  正在買稻秧的金銀灘鎮銀新村二隊村民王勇樂得合不攏嘴:“我們村種的富硒稻米賣到塞外香公司每公斤3.56元,我今年種了7畝多,今天再補些秧。”

  走進座落在金銀灘鎮靈白村村支部的獅頭鵝養殖基地,2萬只毛茸茸的小鵝呆頭呆腦地擠來擠去,歡快地叫著。53歲的靈白村村民郝梅花抓起一把富硒菜扔過去,小鵝一擁而上,搶食得干干凈凈。養羊虧本之后,郝梅花連藥錢都難湊齊,她的老伴心臟不好,腰間盤突出,干不了活。村里引進了獅頭鵝,郝梅花在基地養鵝,每天有50元的收入。

  靈白村村委會主任王金霞說,2個多月前,這些剛剛出殼的獅頭鵝仔從江蘇空運過來,為了讓它們習慣利通區的水土,小鵝仔沒喝一點水、沒吃一口食,就在靈白村安了家。除了將菜心銷往香港等地,已經開花的菜就成了獅頭鵝的美餐,“富硒鵝肉是我們獨一無二的賣點。可別小看嘍,它肩負著全村精準扶貧的重任。”

  看著跑來跑去的小鵝,金銀灘鎮黨委書記盧耀伏臉上生動起來,“靈白、銀新兩個移民村是利通區的精準扶貧對象,像郝梅花這樣的貧困戶,鎮上為她們制訂了一戶一冊脫貧方案。”銀新村與寧夏中航鄭飛塞外香清真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富硒水稻訂單,每公斤比常規水稻貴15%-20%,每畝能增收260元-350元;靈白村共有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鵝苗長成后,村上就給每戶村民發一兩百只,從集中養殖擴展到農戶散養。

  再有兩個月,這些鵝就能上市了,一只200元至300元,香港、廣州等地已經訂購一空。接下來,村上還會建設孵化基地,同時發展深加工,打造靈白獅頭鵝品牌。

  工廠建在家門口坐在坑頭就掙錢

  大風卷著沙土,敲打著窗玻璃。

  扁擔溝同利村村民楊秀花坐在自家炕上,周圍擺滿了喜糖袋子。穿針、引線、走針,金色的抽繩就嵌在了喜糖袋子上,用手捋一捋,平平整整地疊放起來。這樣的工作楊秀花一大早就開始了,不知不覺就疊起一大摞。

  楊秀花今年67歲,老伴70多了。穿一個糖袋子3分錢,一天能穿200多個,可以補貼家用,足不出戶就能賺錢,老兩口感到十分滿足,“袋子、抽繩、針都是工廠給送上門的,穿好就有人來拿,現場結錢,我就坐著動動手指。”

  說完,她又拿出了幾雙鞋底,“這也是工廠讓我們納的,納一雙30多塊錢呢!”楊秀花口中的工廠名為百益制鞋廠,去年將廠址選在同利村。

  “這是多好的事呀!我們挨家挨戶做動員,目前已經有100多戶在干,一些手快的村民一天穿1000多個糖袋子。”扁擔溝鎮黨委書記劉少榮感慨道。

  同利村是移民新村,村民是從同心縣馬高莊、興隆等幾個鄉鎮移民來的。村子共有1087戶、5300人,人均只有一畝地,13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基本都是青壯年,家里的老人孩子成了問題。

  劉少榮說:“給年長的村民找來掙錢路子,讓年輕人在家門口就業,這就是恒豐同利巾被廠建設的初衷。”要建廠子的消息傳開,村民們一傳十、十傳百,給外出打工的親人報告好消息。

  恒豐同利巾被廠廠房拔地而起,一波又一波在外漂泊的村民回到老家應聘。村主任馬云珍說:“這是給同利村村民量身定做的廠子,需要1000多勞動力。”如今,全村上下都對這座建在家門口的工廠充滿信心。

  量身服務解后患婦女也能掙工資

  27歲的白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2012年,她隨丈夫從同心縣興隆鄉馬遠山村移民到同利村。處理完家務活后,下午6點,她要趕去恒豐紡織園區上班,“一個月能掙2000多塊,這可是我第一次掙這么多錢。”

  沒移民前,白娟就在家種馬鈴薯,還去工地上做過苦工,大多數時候就是足不出戶的家庭婦女。

  怎樣才能讓村里的女性出來工作,又不影響過日子?為解決這個難題,利通區黨委、政府下了決心。離同利村30公里遠的恒豐紡織園區招收女性,這讓村上的婦女們心動不少,可路程太遠了。“出門不方便,就給開通免費公交。”利通區委書記張曉明一句話,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今年3月,由政府出資的恒豐紡織園區專線就開到了村民家門口,村里的20多個婦女走出家門,拿到了用自己雙手勞動得到的報酬。

  不少婦女還準備到新建的恒豐同利巾被廠工作。工廠不僅開在家門口,而且沒有夜班,吸引了村上很多婦女出門工作。

  孩子們有地方吃飯,媽媽們才能安心工作。為此,利通區拿出600萬元,為生態移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提供免費午餐配送,配送地點涉及扁擔溝中心學校、扁擔溝一小、扁擔溝二小、黃沙窩學校、同利小學、五里坡小學、孫家灘中心學校、閩寧小學、石家窯小學,共計3977名在校生。

  利通區區委書記張曉明對利通區的未來信心滿滿,“精準扶貧其實就是‘點穴’治病,講究的是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而異。要拔掉扁擔溝和金銀灘兩鎮的窮根,‘點穴式’扶貧就是要精準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的目標就是今年脫貧371戶1264人,銷號建檔立卡貧困村5個;明年脫貧746戶3405人,銷號貧困村1個。”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泊头市| 赤壁市| 西藏| 乐业县| 白玉县| 台江县| 家居| 喀什市| 清镇市| 碌曲县| 额敏县| 渝中区| 苍南县| 奇台县| 林甸县| 珠海市| 祁东县| 安龙县| 淅川县| 加查县| 青岛市| 顺昌县| 凌源市| 肥乡县| 元朗区| 泸西县| 会理县| 明水县| 四子王旗| 德化县| 尖扎县| 腾冲县| 宁波市| 镇沅| 盐津县| 房产| 富平县| 会东县| 宜川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