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精品,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爱福利在线视频,久久精品青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707114549.jpg
市場壓力助推設計師成長
文章來源: 2014-09-29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于99日在北京宣布,報名參加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國際時裝周2015春夏系列發布的品牌和機構數量創歷史新高。
 

  2014825報名截止,共有72個品牌和機構申報參加于1025112日在北京舉行的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國際時裝周2015春夏系列發布,品牌數量與去年同期時裝周相比增長超過30%,品類涉及女裝、男裝、休閑裝、運動裝、牛仔裝、婚紗禮服、童裝、內衣以及鞋履、彩妝造型、發型設計等。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主席李當岐表示:“這表明,盡管國內市場下行壓力大,但企業和品牌愈發注重設計,這是中國服裝設計師隊伍成長的一個重要契機。”

 

  問:申報在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國際時裝周做2015春夏發布的品牌和機構數量創歷史新高。您作為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主席,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李當岐:近些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發展模式調整等影響,國內市場下行壓力很大,這種壓力促使更多的企業家認識到設計創新、差異化發展的重要性,這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設計人才進一步受到重視;其二,積極利用時裝周這個平臺發布、推廣自己品牌的時尚概念和市場指向。這恐怕是今年市場冷而時裝周熱這樣現象的內在因素。我們也期待中國的服裝產業通過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型,能夠盡快浴火重生、走出困境。

 

  問:請您具體介紹一下參與本屆時裝周2015春夏發布的國內設計師情況。

 

  李當岐:中國國際時裝周自創辦伊始就堅持“原創、首發”,堅持中國本土設計師的主場地位。目前,申報參加本屆時裝周發布的“金頂獎”設計師有8人,還有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19人。而且,首次參加時裝周發布的設計師人數占到三成多。

 

  問:去年10月舉行的時裝周已是有史以來發布場次密度最大的一屆,其中最多的一天有9場發布。今年時裝周組委會在發布場次方面有何安排?

 

  李當岐:去年同期時裝周舉辦了53場發布,有國內外56家時尚品牌和機構、51位中外設計師參與其中。本屆時裝周參加發布的品牌和機構數量同比增加了30%,發布最多的一天預計將有11場發布。時裝周組委會已決定最大程度滿足品牌和機構的發布需求,首先,將時裝周的發布日程延長一天,從1025日至112日;另外在北京751D?PARK增加一個發布場,屆時,本屆時裝周官方指定發布主場地達到4個。

 

  問:今年8月份,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各專業委員會相繼召開2014年度工作會議,中國國際時裝周和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成為會議的焦點議題。您認為兩個時裝周的發展核心在哪里?

 

  李當岐: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各專業委員會2014年度工作會議的中心議題都涉及到時尚創新的問題,像時裝藝術委員會的議題“時裝設計新理念”、學術委員會的“從大學生時裝周看設計教育”、時裝評論委員會的“中國的時裝周如何做特色”,歸根結蒂落實到我們的時裝周上,就是堅持市場化的方向,堅持包容性、原創性,彰顯中國的時尚品牌和原創設計力量,促進自主品牌建設和設計師的成長,為建設紡織服裝強國做出貢獻。

 

【背景資料】

 

  中國國際時裝周于1997年創辦,每年3月和10月分為秋冬、春夏發布季在北京舉行,至今已歷經17個春秋。

 

  截至目前,已有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法國、意大利、美國、俄羅斯、英國、瑞士、德國、荷蘭、瑞典、丹麥等國家和地區的350余位中外設計師、近380家中外品牌舉辦了839場專場發布會。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與完善,中國國際時裝周已成為國內頂級的時裝、成衣、飾品、箱包、化妝造型等新產品、新設計、新技術的專業發布平臺,成為中外知名品牌和設計師推廣形象、展示創意、傳播流行的國際化服務平臺。

 

  2011年,中國國際時裝周與豪華汽車品牌領導者梅賽德斯-奔馳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國國際時裝周成為梅賽德斯-奔馳全球冠名時裝周的一員而躋身國際時裝盛典大家庭。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建昌县| 渭南市| 潮州市| 汉中市| 临漳县| 安新县| 洛扎县| 客服| 容城县| 巴彦淖尔市| 南丰县| 浦北县| 新竹市| 浑源县| 安康市| 剑河县| 万源市| 潢川县| 湘阴县| 内乡县| 双鸭山市| 滨海县| 晋城| 崇仁县| 舟山市| 泸西县| 榆林市| 张家口市| 石河子市| 苏州市| 商河县| 明水县| 白城市| 密山市| 灵寿县| 临武县| 兴海县| 民权县| 独山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