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精品,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爱福利在线视频,久久精品青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707114549.jpg
讓公益成為照亮行業發展的光,紡織之光基金會走訪恒逸集團
文章來源: 2022-08-22


  8月12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葉志民,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關曉瑞等一行4人走訪“紡織之光”捐贈企業——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恒逸集團”),聽取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主席團主席的建議及意見,并對“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獎項目“無銻環保型聚酯熔體直紡關鍵技術及產業化”近況進行回訪。
  恒逸集團總裁倪德鋒,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恒逸研究院院長王松林,恒逸集團資深投資顧問、紡織之光基金會理事郭丹等出席了座談交流會。
  會上,葉志民對紡織之光基金會的歷史沿革以及現在的運作情況進行了介紹。矢志不渝為行業科技進步、人才成長、產業升級提供服務,是基金會一直以來的宗旨。作為一個資助型的基金會,從成立至今資助紡織行業科技進步、人才培養的公益科技教育項目累計金額已經超過1億元,并且通過穩妥理財的方式,持續保持基金會資金的保值增值。
  早在2011年,恒逸集團就向紡織之光基金會捐贈了500萬元,也創下了當時基金會收到的最大單筆企業捐贈,體現了恒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反哺行業的企業家情懷。
  一直以來,恒逸集團以“讓中國悠久的紡織歷史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再次閃射耀眼的光芒”為初心,專注于從事石油化工與化纖原料生產,按照后向一體化發展路徑,確立了石化產業、石化貿易、石化金融、石化物流的“石化+”戰略思想,并在同行中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富有競爭力的滌錦“雙綸”驅動模式和“柱狀型”產業結構。目前,恒逸集團聚酯年產能逾1000萬噸,旗下參控股企業PTA年產能達2200萬噸。
  跨入“十四五”恒逸集團也開啟了從“規模恒逸”向“科技恒逸”的轉變。不再單純依靠規模式發展,而是以科技為驅動力,提升恒逸研究院在整個集團的戰略高度,圍繞綠色發展、智能發展,針對卡脖子技術進行科研攻關,為行業提供差別化、綠色化的有利于未來發展的纖維新材料、新技術。
  在詳細了解紡織之光基金會近年來在科技、人才項目的資助情況后,倪德鋒認為在“科技恒逸”發展階段,借助基金會以及行業協會的大平臺,將為恒逸集團提供來自科技與人才強有力的支撐。與此同時,恒逸集團也樂于與基金會以及化纖協會一道,探討、摸索專項基金的運作形式。在為行業公益事業作出貢獻、踐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也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座談會上,還對2021年恒逸集團所獲“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項目“無銻環保型聚酯熔體直紡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的產業應用與發展情況進行了匯報交流。這是一種聚酯的綠色制造技術,對于減少重金屬銻的排放,緩解下游印染企業污水處理壓力,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今年已經完成了10萬噸“逸泰康”短纖的開發,第一單“逸泰康”環保水刺專用產品銷售發往客戶,獲得了市場認可。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229892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呼伦贝尔市| 余姚市| 海南省| 英德市| 大洼县| 新郑市| 平和县| 安阳县| 武义县| 阳谷县| 长宁区| 嘉峪关市| 大宁县| 香格里拉县| 图木舒克市| 临夏市| 金昌市| 永嘉县| 黄龙县| 甘南县| 正安县| 马公市| 宜阳县| 辽源市| 赤水市| 雷州市| 民和| 漾濞| 萨迦县| 大悟县| 三明市| 南开区| 永嘉县| 治多县| 堆龙德庆县| 武义县| 朔州市| 甘谷县| 长丰县|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