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精品,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爱福利在线视频,久久精品青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707114549.jpg
“紡織之光·愛益行”溫暖行動攜手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組織企業為豫晉受災群眾捐贈過冬物品
文章來源: 2021-12-28


  本刊記者-蓋佳

  入冬以來,為幫助此前因強降雨受災的河南與山西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組織江蘇愛倫家紡有限公司、江陰市紅柳被單廠有限公司、無錫萬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國欣純棉家紡有限公司,攜手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發起的“紡織之光·愛益行”溫暖行動,捐贈總價值近50萬元的各類床品近1400件/套,發放到河南省新鄉市、鞏義市,山西省臨汾市、大同市、石樓縣等地的災區群眾手中。
  江蘇愛倫家紡有限公司在此次“紡織之光·愛益行”溫暖行動中,捐贈豪華澳毛被100件,親膚棉四件套100套。江蘇愛倫家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國內較早涉足家用紡織品行業,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家紡企業。先后被授予“江蘇名牌產品”、“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等稱譽。愛倫家紡在堅持發展的道路上,始終不忘社會責任。
  愛和責任、感恩、奉獻是愛倫公司一直踐行的企業價值觀,企業不單是社會的,也是行業的更是員工的,發展越大責任就越大,在公司成立29年以來,不管是在2008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武漢新冠疫情,還是對公司困難員工及困難家屬的捐助,公司都會奉獻一份愛心,伸出援助之手。江蘇愛倫家紡一直秉承“連接融合 生態共生”的理念,相信企業與用戶企業與社會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踐行企業責任傳遞社會正能量。
  2020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在中國家用紡織品協會協調下,愛倫家紡支持紡織之光基金會發起的“紡織之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行動”捐贈價值25萬元的3600件床上用品,用于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的醫院。 
  江蘇紅柳床單有限公司(江陰市紅柳被單廠有限公司)是中國家紡行業競爭力十強企業,中國紡織國際布局示范企業。本次捐贈家紡四件套1000套。科技是企業的發展之源。多年來,紅柳十分重視對功能性、環保型家紡產品和面料的研究,企業連續11年獲得國際環保紡織協會頒發的“綠色環保信心紡織品標準證書”(Oeko-Texstandard100)。作為一家大型專業化的床品生產企業,紅柳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床品行業前列。紅柳所提倡的價值觀是:低成本、好產品,為世界人民創造價值。
  紅柳心系社會,早在2019年,紅柳參與紡織之光基金會開展的“紡織之光·愛益行”溫暖哈青小學行動,為貴州山區的孩子們捐贈了價值19.14萬元的全棉六件套床上用品300套。
  無錫萬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JHT HOME”)捐贈物資中,精心挑選了兩款具有JHT特色的家紡產品:一款是小畫家填色地墊,除了普通地墊的功能,小朋友們更是可以利用配套的填色筆,盡情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上面涂鴉出自己腦海中的童話世界。另外一款是絨布被子套裝,材質舒適親膚,在這個寒潮頻襲的冬天,讓溫暖環繞每一個可愛的小朋友。希望這些JHT的產品可以在這個冬天為小朋友們精神和身體上都能帶來暖暖的幸福。
  JHT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08年汶川地震,JHT組織捐款捐物,上下一心,在一周內募集資金36121元,生產10萬以上的救災物資緊急送往一線抗震救災。除了此次紡織之光的捐贈行動,2021年在疫情防控期間,JHT為當地的學校、敬老院、接種站等捐贈了必需的消毒洗手液;河南洪災時期,JHT迅速反應,積極聯系了惠山區紅十字會,向受災地區捐獻若干愛心家紡物資用于災后重建。
  捐贈單位河北國欣純棉家紡有限公司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發展純棉大家紡,一直倡導"國欣純棉,衣被天下"。這次他們捐贈了單人4斤棉被100床、兒童卡通大被200床、雪國天使抱被500床。據悉,"國欣"牌棉被芯所用棉花全部采用新農場自產的對花棉,數千畝對花棉經過上萬名女工的巧手,一朵一朵去雄授粉,棉桃全部是高品質伏桃。棉桃生育期不使用有殘留的農藥,所以保證純天然、無污染、無公害。
  據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河北國欣純棉家紡開始捐送棉被5500條,公司上到董事長下到基本員工全體連夜加班加點,兩天時間做出5500條棉被,專車送往汶川。2019年開始,每年入冬前為四川大涼山孤寡老人和孩子組織捐贈一批厚被子。
  國欣家紡相關負責人表示,參與此次“紡織之光·愛益行”溫暖行動公益事業,是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需要。將慈善公益理念融入企業血液之中,讓公益理念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開啟社會公益事業“向善之門”,還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把通過社會公益事業回報社會的正能量轉化為企業的深厚資源和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簡介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是在1996年設立的“錢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基礎上,由一批擁有高度使命感和責任感,愿為中國紡織行業科教進步作貢獻的優秀紡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贈資金成立的。2008年5月在民政部登記注冊成為全國紡織行業性基金會,注冊資金2000萬元。
  截至2021年底,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已支持表彰獎勵紡織科技獎1632項、優秀教師和學生4381名、優秀教學成果獎2167項、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127項、應用基礎研究73項、科技成果推廣339項、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313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16人及33家獲獎單位。
  自1997年至今,科技教育公益活動支出超1億元,對促進紡織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宗旨:科技進步 人才成長 產業升級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229892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宁安市| 张家港市| 林甸县| 开远市| 皮山县| 上思县| 宁陵县| 南华县| 罗平县| 柳林县| 兖州市| 平利县| 丘北县| 涿鹿县| 昌都县| 元朗区| 儋州市| 桂林市| 平和县| 土默特左旗| 巴彦淖尔市| 民权县| 沅陵县| 盘山县| 衡阳市| 游戏| 北海市| 九龙坡区| 泰兴市| 庆元县| 南宁市| 额尔古纳市| 德州市| 巧家县| 崇仁县| 常州市| 镇雄县| 平陆县| 夹江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