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精品,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爱福利在线视频,久久精品青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707114549.jpg
孫瑞哲:緊扣時代脈搏,打造高質量的中國品牌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2021-05-12


  5月11日,2021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紡織服裝行業品牌建設分論壇在上海舉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發表致辭。《紡織服裝周刊》特將講話原文刊發于此,以饗讀者。

在2021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 

——紡織服裝行業分論壇上的致辭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2021年5月11日

  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好!

  很高興與大家相聚上海,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的組織和指導下,借第五屆中國品牌日這一國家級平臺,共話紡織服裝品牌發展之道有了更高的起點。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長期關心和支持行業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

  品牌是技術創新、文化創意、制造能力和社會信譽的高度凝結和綜合呈現,是促進資源循環和價值轉換的重要內核,是實現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承載。新時期,打造高質量的中國品牌,對于充分激發國內大循環的主體作用、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意義重大;對于樹立文化自信、產業自信,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競合意義重大;對于更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創造高品質生活意義重大。

  中國現代品牌意識的覺醒與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高度關聯,中國品牌全球影響的樹立與紡織服裝品牌的繁榮高度關聯。多年來,紡織服裝行業持續完善品牌培育和推廣體系,自主品牌的市場認知度與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行業已經形成了制造品牌、消費品牌和區域品牌協同發展的生動局面。作為我國制造業進入強國陣列的第一梯隊,紡織服裝行業是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先鋒隊,也是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先行者。

  在新一輪產業革命與市場變革的推動下,品牌建設從內涵到載體都在發生新的豐富與改變,紡織服裝行業時機成熟、任務迫切。

  一是理念即品牌。品牌產生、發展的整個生命周期開始更多取決于產品與人的關系、生產與環境的關系、企業與社會的關系,所衍生出的品牌價值理念,如綠色健康、公平正義、務實創新、誠實可信等正成為品牌樹立的根本支撐。

  二是流量即品牌。數字經濟的加持下,流量的吸引與匯聚成為品牌形成的重要邏輯。社交媒體、電商平臺、直播平臺、文化IP、虛擬偶像等都在成為品牌效應新的源頭與載體。

  三是生態即品牌。品牌建設正在超脫個體企業的范疇,向著供應鏈上下游、利益相關方和區域延伸。品牌競爭力不只取決于你是誰,也來源于你同誰在一起、處于怎樣的生態。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新形勢下,行業品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緊扣時代脈搏、順應變化、系統推進。在此,圍繞品牌建設,提三點建議

  一是以產品質量為根本,系統化提升供給能力。 

  品牌的生命力歸根結底在于產品力。要推動科技與時尚融合,不斷夯實品牌價值基礎。強化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創新與應用,不斷提升產品的功能與品質;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全球潮流文化在產品設計、終端形象等各個環節的創新性運用,樹立產品風格、形成品牌美學;深入開展消費市場與生活方式的研究,提升品牌對于消費需求的匹配度;加快培育“國潮”品牌等自主品牌。

  二是以生態構筑為重點,系統化完善發展模式。 

  持續完善制造品牌、消費品牌、區域品牌相互加持、彼此賦能的品牌生態,推進品牌價值的系統評價。以纖維材料為起點,依托優質的原產地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打造生態化、區域化的品牌優勢。擁抱數字經濟,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傳統品牌煥新與再造,助力新品牌衍生與崛起。發展平臺品牌、網紅品牌等新載體。強化資本對品牌的系統性支撐,加快形成集約化、國際化的品牌格局。

  三是以責任發展為核心,系統化推進理念導入。 

  向善的價值理念是品牌得以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系統化、精細化地將普世的價值理念融入品牌建設,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堅持以人為本,將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品牌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綠色發展,將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納入品牌戰略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堅持市場公平,將尊重創新、誠實可信、合作共贏作為品牌建設的重要方向。

  良好的產業生態蘊含著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崛起的巨大潛力和勃勃生機。讓我們攜手努力,以品牌戰略持續推動中國紡織工業成為世界紡織科技的主要驅動者、全球時尚的重要引領者、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推進者。

  祝本次活動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229892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囊谦县| 博爱县| 龙南县| 伊川县| 秭归县| 汶川县| 巴南区| 聂荣县| 志丹县| 河津市| 镶黄旗| 读书| 湄潭县| 宜宾市| 竹溪县| 任丘市| 出国| 江华| 封开县| 德格县| 望奎县| 光泽县| 五峰| 合水县| 遵义市| 新宾| 德令哈市| 天峨县| 弋阳县| 遵义县| 绥棱县| 海盐县| 酒泉市| 西安市| 松原市| 贵定县| 措美县| 宁海县| 荥经县|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