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織造布智能制造大會西樵舉行 |
以技術密集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從來不缺乏最先進的高科技,智能制造在這個行業也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6月23日是個周六,非織造布行業的各方人士放棄休息聚集在廣東西樵,中國非織造布智能制造大會暨一次性衛生用品發展論壇在此舉行。會議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主辦,廣東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人民政府承辦,佛山市南海區西樵衛生用品行業協會、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協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紡聯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晉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協調司處長李平,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伏廣偉,中產協副會長李桂梅、鄭俊林,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呂洪鋼,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副會長梁鵬程,廣東省紡織協會副會長陳茜微,以及非織造布企業的代表近200人出席。
智能制造與智能紡織品是近來的熱詞,但對紡織業來說意味著什么?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陶肖明在“智能制造與智能紡織品的機遇與挑戰”演講中介紹了智能紡織品的概念、特點、制造工藝,應用案例。她說,傳統價值鏈中,上下游價值高,中間制造價值低。有的企業通過擴展產業鏈,整合上下游,擴大價值鏈。而另外一個途徑就是開發顛覆性產品使制造業進入自由空間,智能紡織品就是這樣的顛覆性產品。智能紡織品具有傳感、伺服、通訊、記憶、自適應、自修復、自供能量和學習等功能的纖維集合體器件,可按程序感知外部激勵并作出響應,在微米級纖維的表面和中間建有納米或亞微米級結構以實現其功能。智能纖維是一種可視、可聽、可傳感、可通訊的多功能纖維。她認為,雖然文獻報道的器件與實際使用依然存在差距, 但是智能紡織器件組成的柔性可穿戴系統已在部分應用中展現其巨大潛力。智能紡織電子器件在可穿戴和產業用領域顯示優越的舒適性、可清潔性、耐久性和抗疲勞性。材料的可選擇性(無毒害,生物相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纖維基可穿戴電子器件的發展。由于制備工藝的局限性,穿戴電子器件采用的纖維或者織物的表面結構限于微納米級,尺度不匹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當前傳統集成工藝上的應用。因此需要持久深入的基礎科學、應用科學、技術研究的相結合。 如何“打造以提質增效為中心的智能工廠”?走向智能研究院研究員朱鐸先介紹說,工業4.0/智能制造——不能只從技術上看待,而是要從供不應求到供過于求的轉變。對企業而言,智能制造是方向,不是目的,兩化深度融合是主線,根本目的是降本提質增效。中國智能制造不能照搬國外模式,要緊跟國際先進理念,結合中國國情,繼續發揮與挖掘在人力方面的優勢,揚長補短,制訂相應戰略。要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賽博、物理虛實兩世界的融合、迭代發展,構建以賽博智能為目的的人機網三元戰略。以中國制造2025為宗旨,以精益生產為主線,以提質增效為中心,參考德國工業4.0及美國GE工業互聯網等先進理念,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以人為本,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工廠。 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金銳作了“智能裝備助推紡織行業智造升級”的演講,他提出,智能裝備到2030年有三個發展階段,從2016年到2020年,從計算智能向感知智能發展,實現機器人換人。到2025年,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發展,實現虛擬制造與現實制造相結合。到2030年可實現認知智能,滿足產品終端客戶的私人定制化生產的需求。機器人在無紡布行業可實現自動配料、自動計量、自動檢測、自動換卷、自動打包貼標輸送。在物流倉儲方面可實現物流輸送線或AGV自動導航小車、立體倉儲。通過RFID或條碼掃描可實現產品生產物流過程追溯。利用信息化技術可實現生產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等讓工廠、車間管理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夠了解實時生產狀況,如班產、車速等;讓工廠、設備管理者在辦公室了解設備狀況,追蹤設備運行、停機、維修等情況;生成管理報表,實現和工程ERP系統鏈接;傳輸工藝數據,簡化工程師工作。 醫療衛生用紡織品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內應用較廣泛的一類產品,每年都保持較好增長。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顧問江曼霞介紹了“中國衛生用品市場概況和趨勢”,她說,中國衛生用品市場容量持續穩步增長,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大品牌優勢弱化,市場構成呈碎片化趨勢。消費高端化趨勢、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和老齡化加劇,為衛生用品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吸引了新一輪的投資擴產,同時跨國公司為保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繼續增加進口超高端產品市場格局的變化和原材料漲價壓縮了盈利空間,倒逼企業研發創新,升級降耗,一批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脫穎而出,微商品牌崛起部分企業開始以各種方式向海外市場發展和布局。中國即棄衛生用品整體增幅放緩,但嬰兒紙尿褲、成人失禁用品和濕巾將在未來5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佛山市南海必得福無紡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偉添在“高性能衛生材料用紡粘非織造布的開發”中介紹說,必得福無紡布公司25年來專注于紡熔非織造布的研發制造和深加工產品的生產,公司一直在發展中不斷的配合客戶整合完整的生產鏈,從而讓客戶在產品的采購過程中享受到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必得福式服務,提高產品競爭力。必得福開發出彈性非織造布破解傳統產品厚、緊、悶熱的復合工藝,推出顛覆性的透氣、貼身、柔和無橡筋產品,這是必得福研發彈性非織造布的重點方向和目標。顛覆行業一貫的做法,省去原來眾多的噴膠、上橡筋、拉伸動作的環節。完成由前段的產品制作后直接貼在布料上壓合完成的過程。 黃山市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韓璐遙介紹了“衛生用品設備的多種解決方案”,他說,衛生用品要求發展趨勢在產品品質方面,要求產品平整、各種材料不打皺,各部位相位控制精準,廢品剔除,保證產品安全性。在生產效率方面,要機器穩定性佳,提升生產速度,操作設備簡單,數字化控制,換碼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在產品設計方面,要類似服裝的設計,穿著舒適,芯體超薄、柔軟、不斷層,少膠化產品應用、 降低氣味與成本。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