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精品,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爱福利在线视频,久久精品青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707114549.jpg
魯泰33周年,這個投資10億元,集智能、生態為一體的園區首次亮相!
文章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2020-06-09


  本刊記者-徐長杰

  6月8日,是魯泰創建33周年紀念日。當天,魯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態園區開始試生產。這是魯泰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程,自2019年5月20日開工,今年3月15日開始設備安裝,歷經383天的建設,80多個日夜的安裝調試,順利開始設備帶料試生產運行。這是魯泰新三十年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挑戰,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的力作,將有效豐富產品品類,提升核心競爭力。

  魯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態園區由魯泰和香港聯業制衣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主營業務為紗線、面料、功能性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試生產的一期工程占地約200畝,建筑面積近十萬平方米,投資約十億元人民幣以上。一期工程主要包括:絡整、染紗、漿紗、織造、染整等車間以及配套設施。目前安裝設備達產能力1500萬米, 隨后逐年推進,直至實現3500萬米設計產能。帶動就業千余人,為地區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魯泰是一家以領先面料為核心的全球化服裝解決方案供應商,作為目前全球高檔色織面料生產商和國際一線品牌襯衫制造商,不惜投入巨資建設的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態園區產品如何定位?魯泰集團副總裁、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魯聯新材料有限公司(魯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態園區)總經理張建祥介紹說:“魯聯將充分發揮魯泰和香港聯業的優勢和行業影響力,實現強強聯合,向高檔功能性面料和功能性膜材料發展。產品定位于高檔功能性面料和功能性膜材料,實現防風、防雨、防菌、透濕、透氣、抗皺等功能,用于運動、醫療、軍工等領域。”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提升各類園區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水平的要求。魯泰是中國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企業和綠色先鋒試點企業之一。魯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子斌表示,智慧生態園區要落實好習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通過運用先進的自動化裝備、“大數據”分析與決策管理,實現“透明化工廠”,建設智能制造智慧園區。通過“水足跡”追蹤和“碳足跡”管理、化學品控制,實現過程可追溯、品質可信賴的綠色加工的生態園區。

  作為智能化、數字化紡織的全球倡導者和踐行者,魯泰瞄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探討智能制造新思路,逐步由縱向一體化產業鏈向柔性個性化智能供應鏈轉變。魯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態園區從意大利、德國引進關鍵設備,結合魯泰多年來使用進口設備的技術經驗和工藝儲備,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在重點、新型染整設備方面進行聯合開發。在成臺套染整主要裝備方面,開展了染整裝備以及智能運輸、智能倉庫、物流方面的聯合開發。

  現代工業的多次變革,是世界格局變化和社會進步背后的重要驅動力。伴隨著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智慧工廠的愿景已經照進現實。據魯聯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祥介紹,魯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態園區使用先進的自動化裝備,全流程實現APS排產、企業ERP、生產MES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持續優化生產流程和工藝。基于內部企業大數據、云平臺,圍繞產業發展、安全保障、運營效率等實現業務流程業態可管化、園區重點區域管理可視化、事件處理形態可控化。

  智慧化和生態化是園區建設的出發點,為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制造,打造生態園區,魯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態園區在整漿和整理車間安裝了廢氣處理系統。該系統通過降溫、除塵、去味、脫白等技術措施,實現綠色達標排放。并設計在絡整、漿紗、整理等車間頂部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2.1萬兆瓦,替代部分電能用于照明和設備驅動,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碳使用。

  劉子斌表示,新舊動能轉換之路沒有終點,魯泰將始終瞄準先進制造業,主攻智能制造,逐步由縱向一體化產業鏈向柔性個性化智能供應鏈轉變;發力各類新型紡織材料,包括新型纖維、新型再生纖維、功能纖維等性能及應用進行研發,開發出更多的功能性產品系列,制造樣式更多的、性能更好的、品質更高的紡織品;聚焦產業鏈融合創新,以科技創新帶動轉調,以實現傳統動能的提升改造和新動能的培育壯大。

  對于魯泰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態園區建設,劉子斌的目標很清晰,建設以淄博為中心、輻射到山東以及全國的紡織染整資源整合,通過新材料開發,新技術應用,實現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科技綠色引領、功能性面料一站式解決方案的示范創新園區。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南通市| 延寿县| 榆林市| 南雄市| 错那县| 秭归县| 广河县| 徐汇区| 盈江县| 玉树县| 佛学| 阿拉善右旗| 开鲁县| 惠来县| 连平县| 萨迦县| 仁怀市| 宜城市| 北票市| 碌曲县| 通河县| 汨罗市| 仁布县| 西乌| 利辛县| 昌邑市| 腾冲县| 家居| 图片| 宁津县| 扎赉特旗| 黄冈市| 西盟| 满洲里市| 滦平县| 湖北省| 洛阳市| 敦化市| 和龙市|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