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av精品,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爱福利在线视频,久久精品青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信圖片_20250707114549.jpg
行業邁進“社會責任年”
文章來源: 2014-03-17


 本刊記者_ 羅欣桐 實習記者_ 許檬檬

 

新的時代賦予行業社會責任新的內涵。2014 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著眼全球經濟環境、立足行業發展形勢,在以往社會責任工作的基礎上,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命題——打造負責任品牌,促進可持續消費。


 

如今,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每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一直以來,引導和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助推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也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列為重點工作。

 

走在社會責任前列

 

近十年來,在中紡聯的組織和倡導下,在行業企業的積極配合下,在各相關方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贏得了國內外、行業內外的廣泛認同,并為紡織服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開拓了一條戰略路徑。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是我國第一個倡導履行社會責任、建設企業社會責任實施體系的行業。早在2005 年,中紡聯就推出了我國第一個標準化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目前已經推廣實施于300 余家重點紡織服裝企業,并且獲得了包括歐洲的BSCI、美國的SA8000 等社會責任標準的認同與合作。2008年,中紡聯又推出了中國第一個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南,至今已有超過60 家企業在行業平臺上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在國際供應鏈和國內政策層面引起了巨大反響。

為了在更深層次和更廣范圍內推廣行業社會責任經驗,構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合力,響應近年來國內外消費者和供應鏈合作伙伴對行業社會責任工作的新期望,以及中紡聯關于深入開展社會責任建設的新要求,中國服裝協會聯合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在2014 年初推出了以“負責任品牌,可持續消費”為主題的“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項目”,隨即得到10余家品牌企業和龍頭企業的積極響應。

據了解,該項目于2014 3 月正式啟動,分為發出行業倡議、服裝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報告評價反饋企業管理提升3 個階段,歷時半年。通過聯合發布《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宣言》,以及集體參與“以報告促管理”的責任提升過程,點面結合、自上而下地推動行業企業在社會責任領域的協調行動以及在履責績效方面的良性競爭,強化和挖掘服裝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把握“四位一體”內涵

 

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既有勞動關系的和諧,又有環境的友好,既要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市場公平有序競爭,又必須延伸到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表示,2014 年是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內涵是與時俱進的。“可以說,目前,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是四位一體的——既有勞動關系的和諧,又有環境的友好(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減少對于資源的依賴),既要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市場公平有序的競爭,又必須延伸到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四位一體”社會責任建設有著深遠的歷史背景,在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建設社會責任體系之初,就面臨著國際方面的很大壓力。

孫瑞哲進一步解釋道,最初,發達國家的諸多服裝品牌企業將生產端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由此產生了勞工問題、環境污染問題,這些問題被國際非政府組織和媒體曝光,引發了各國消費者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這就要求服裝品牌企業在勞動用工、環境保護等方面履行社會責任。中國加入WTO 之后,隨著市場壁壘的削弱,中國的紡織服裝出口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社會責任議題又被引入貿易領域,要求中國企業遵循貿易的公平性。如今,隨著國內消費的增長,以及國內消費者維權意識、品牌意識的加強,很多企業就更加領悟到產品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立體化推進體系建設

 

目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工作已經進入立體化推進階段,中紡聯在以往社會責任工作的基礎上,對服裝、家紡、化纖和印染4 個細分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針對不同領域中存在的社會責任問題,進行重點突破,將問題細化,逐個解決。

 

孫瑞哲表示,在服裝、家紡、化纖和印染這4 個領域中,社會責任工作的重點是不同的。“例如,去年,我國纖維生產總量達4850 萬噸,其中化纖3900 萬噸,占比80%,因此,化纖的循環利用能否有序進行,決定了行業能否突破資源瓶頸。而在印染領域,社會責任工作則更多圍繞著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展開。”

孫瑞哲在采訪中強調,服裝和家紡行業的社會責任工作則有著特殊性,它們位于行業終端,一方面用工較多,另一方面離消費者很近,產品可以直接滲透到消費者。因此,社會責任工作的主題就是勞動者保護、消費安全和品牌信用。

2005 年至今,從行業每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到一批企業與行業同步發布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再到今年圍繞行業細分領域所面臨的社會責任問題針對性地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工作更加立體化、系統化。

正如孫瑞哲所言:“行業的社會責任體系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是持續性的,而我們的工作會與時俱進,在系統性與創新性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行業的社會責任體系。”

 

行業與企業的雙向動力

 

履行社會責任,一方面是滿足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企業在品牌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推動企業發展、產業轉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表示,以往行業發展依托于集中的勞動力資源、高效的勞動配套生產率、市場化程度較高帶來的產業活力、逐步提升的消費力水平這四大比較優勢,但是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土地成本、環境資源成本的上漲,同質化競爭加劇,一些比較優勢正在弱化。而在下一步發展過程中,要考慮兩方面的比較優勢,規模和效益并舉所帶來的潛在的勞動生產率提升,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比較優勢。

其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提升創新能力,打破同質化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節能減排,夯實產業發展基礎。陳大鵬強調說:“圍繞消費支撐作用的加強,提高中國消費者對于中國品牌的忠誠度、消費黏度,這些都是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社會責任是一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與此同時,企業也需要通過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品牌形象,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宣言》從企業的角度提出了八項倡議宣言,分別涉及負責任的企業運營和管理、員工主動性的提升、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共贏的經營理念、建立和完善利益相關方溝通機制以及統籌企業在海外投資中的責任表現,一個企業要履行好社會責任,這八項要求缺一不可。”陳大鵬表示,該宣言提供了一個完善的社會責任體系內涵,給服裝企業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讓各方,包括消費者了解到企業所要做的事情,即通過負責任的經營行為來提供健康安全、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

“這些年,在中紡聯推動下,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很多優秀品牌扎實實踐,嚴格履行社會責任,這對企業品牌價值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對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陳大鵬說。

 

 

 

《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宣言》


服裝行業是中國制造業中市場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行業。在中國,它吸納了上千萬人的直接就業;在世界上,它為各國人民提供了超過三分之一的服裝總量,以質優價廉的產品美化著全世界消費者的生活。經過近二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服裝行業已和中國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的國計民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和先鋒的創新驅動型行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以社會責任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構建。值此3·15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我們11 家中國著名服裝品牌和制造企業共同發布《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宣言》,凝聚共識,彰顯承諾。

一、我們將以負責任的態度、以人為本的精神對待員工、消費者、環境和所有其他利益相關方,正視全價值鏈上的社會責任挑戰,把握全球范圍內的可持續發展機遇,在企業運營和管理系統中融入社會責任價值和行為準則,并通過不斷改善企業管理持續提升社會責任績效。

二、我們將在確保員工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采取措施促進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參與管理的主動性,提升員工的創造力和歸屬感。

三、我們將在經營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所有環節采取措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逐步實現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的資源減量化使用和綜合利用。

四、我們將確保向消費者提供符合安全和健康標準的產品和服務,在產品和服務的各個環節尊重并保護消費者的各項權益,同時充分利用產品和服務開展消費者教育,促進可持續性消費。

五、我們將堅持公平誠信的經營理念,確保企業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及競爭者之間的關系符合公平誠信和競爭準則的要求,構建公平、負責、共贏的價值鏈。

六、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利用自身優勢和技術專長,積極開展社區參與和社會發展活動,促進企業所在社區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七、我們將持續建立和完善利益相關方溝通和參與機制,并將通過社會責任報告等渠道對利益相關方關切的社會責任問題給予及時、充分的回應。

八、我們將密切關注海外投資中的社會責任影響,采取措施尊重人權,保護環境,堅持公平競爭和道德行為,促進當地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宣言》聯署企業(截至發稿)

安正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報喜鳥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

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江蘇紅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朗姿股份有限公司

太平鳥集團有限公司

特步(中國)有限公司

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真維斯服飾(中國)有限公司

(以企業名稱拼音字母順序排名)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相關文章
更多資訊
組織架構 | 版權聲明 | 訂閱中心 | 聯系我們 | 誠聘英才 | 關于我們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200 版權所有 《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 技術支持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京ICP備11016217號-19 京ICP備11016217號-23 京ICP備11016217號-2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7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24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峡江县| 龙胜| 青冈县| 曲沃县| 当阳市| 文山县| 工布江达县| 崇文区| 桂平市| 桑日县| 阿鲁科尔沁旗| 图们市| 河南省| 郁南县| 鄂州市| 兖州市| 象州县| 通河县| 河曲县| 边坝县| 古田县| 绥棱县| 开平市| 墨江| 金湖县| 礼泉县| 张家川| 长垣县| 湘乡市| 浑源县| 鄂尔多斯市| 囊谦县| 云龙县| 洮南市| 会泽县| 昂仁县| 富平县| 肥东县| 米林县| 江阴市|